文明,是解码一个民族为何能绵延不绝的重要钥匙。从“满天星斗”到“多元一体”,中华文明融合发展的伟大进程,既埋在浩如烟海的古书和古籍里,也藏在古迹与古物中。5月2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国家文物局摄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开播,用独具匠心的影像,为“何以中国”写下生动的注脚。
“于是以为益州郡,赐滇王王印,复长其民。”当司马迁笔下的“滇王王印”现世,沉睡千年的古老文明逐渐“苏醒”。首播的《寻古中国·古滇记》围绕“古迹、古籍、古物、古人”等线索,创造性地把考古探索和文献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探寻中华大地上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节目以“思想+艺术+技术”融合传播理念,让更多文物、古籍和文化遗产“活”起来、“火”起来。青铜器记录下“无字史书”,螺蛳山定格下“平常的一天”,石寨山的“滇王之印”“并入益州郡”都在指向大一统,《寻古中国》将古滇国的文明碎片一片片拾取拼接,在文明的纵深处进行探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梳理与阐释,展现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文明纵深处探寻,解码中华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
如今,“滇”作为云南省的简称众所周知,但2000多年前古滇人创造的文明却鲜为人知。历史深处的神秘古滇国存在于《史记·西南夷列传》《汉书》等古籍中,它的存在也被先滇时期的环形贝丘遗址、战国时期的牛虎铜案、西汉时期的滇王金印等古迹、古物所印证。借助云南滇池周边地区的最新考古发掘和研究成果,《寻古中国·古滇记》走进一个个考古现场,透过大量螺蛳壳堆积的地层、数以万计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等发现,勾勒出古滇人的生活场景和发展脉络。
作为祭祀礼器的牛虎铜案,不仅是工艺精湛的艺术品,还折射出了中原祭祀礼仪对古滇国的影响。先滇时期环形贝丘遗址,展现出滇人“靠水吃水”的生活习俗,这样的饮食习惯延续至今。以失蜡法铸造的贮贝器,定格下扛铲者、背袋者、抱罐者、抻布者、顶物者等各色人物的生动一瞬,反映了古滇国热闹的集市场景。出土于云南晋宁石寨山的“滇王金印”,则为典籍记载下的“滇王王印”找到了考古实证。
《寻古中国·古滇记》首次披露的宝贵文物不韦丞印封泥,以及此前广受关注的滇国相印封泥、数百枚简牍等考古证据,共同表明西汉中期以后,中央政府已经对包括古滇国在内的云南地区实施了非常有效的行政治理。《史记》中滇国的记载以及考古中大量古迹、古物的不断涌现,证明了古滇文化最终与中原文化相融合,汇入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
中华大地积淀着人类文明旅程中最悠久和绵长的文明精华。记者获悉,《寻古中国》首批共推出《古滇记》《古蜀记》《玉石记》《寻夏记》《云梦记》《稻谷记》《河洛记》等7个系列节目,生动解读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系统。以“寻根探源,叩问来处,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为主旨,这部系列纪录片将中华文化的多个枝节与主干进行统一性解读,以真切的史实、物证来展现中华文化的凝聚力与丰富性。
古滇、古蜀、云梦、河洛……这些藏在古书里的名字引发人们无限遐想。如果能穿越到千年前的古地名现场,那时的人们生活、人们的创造又是何种景象?看完《寻古中国》的一个又一个系列,就会得到满意的答案。节目把零珠片玉的历史线索,通过推理想象和数字建模,最大限度地还原为历史现场;把晦涩难懂的符号元素,以清新的文风和年轻时尚的表达,为观众道破玄机;引领今天的受众理解和感悟中华先民的人生观、宇宙观,感知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
重返历史现场,创新制作方式让文物“活”起来
用年轻化语态讲述文明故事,《寻古中国·古滇记》创新“实景主持+CG动画”的制作方式,呈现效果更加真实立体。节目中,主持人站在古滇国的土地上时,画面中配套出现动态影像,以实时交互的方式展现千年前的古滇国风貌,更具沉浸感与趣味性。而穿越机的拍摄视角则让观众感受宏大的考古现场,体验厚重的历史感叙事。
场景“活”起来,文物“活”起来。节目深化“思想+艺术+技术”创作理念,对文物进行360度环绕体采集,充分运用自由视角、大场景3D扫描、XR+等新技术,以立体“放大镜”般的定格方式给文物留下珍贵的影像资料。一个个散落的古迹、一件件珍贵的文物,拼合还原了古滇国的社会样态和生活面貌,串联起古滇与中原的共生脉络。
通过创新设计视觉形象,《寻古中国》把视角从博物馆直接带到考古现场,以一眼万年的古今“穿越”,展现中华文明五千年从未断流和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生动反映中华民族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节目走进考古一线,真实生动地记录了考古工作者“上穷碧落下黄泉”的探源过程和心路历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厚重的文化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其中,既包含着“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等重大议题,也蕴含着“知来处、明去处”的东方智慧。《寻古中国》将不断走入中华文明的其他细流中,系统梳理出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用鲜活的电视语言展现中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