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在大方县猫场镇箐口村猕猴桃种植基地,农户忙着将猕猴桃枝干捆绑、打结固定,红色绳结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三分剪,七分绑。趁现在把枝干固定,才能提高猕猴桃果树抗风能力。”猕猴桃种植户张青文说,“剪枝、施肥、除草、打芽……这些都要认真做完,不能耽误。”
张青文家种了15亩猕猴桃,忙起来时,要请4至5个工人帮忙,一天做8小时,120元一天。
2017年以来,箐口村以猕猴桃产业为示范,探索抓好“前头”强引领、“后头”重产品销售、把中间生产环节交给群众的“抓两头·带中间”模式,解决组织发动难、生产成本高、产品效益低等难题。
箐口村党支部书记李兴国介绍,目前,箐口村种植的猕猴桃亩产约2000公斤,每亩收入1.2万元至1.5万元。为让土地发挥最大效益,村里还组织群众在猕猴桃树下种植辣椒、马铃薯等矮秆农作物。
“我们每年会组织种植户进行3至4期技术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猕猴桃管理技术和林下种植技术,每年培训500余人次。”李兴国说。
李兴国表示,下一步,将完善基地灌溉水池、管网、采摘步道等基础设施建设,申报猕猴桃基地防雹网安装;延长产业链,让产品种得出,卖得去;申报绿色有机水果认证、地理标志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帮助群众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