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白杨 通讯员 王文君
“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礼县坚持把抓学习与抓落实紧密结合、同步发力,紧盯经济高质量发展,突出“效能为王”导向,保持“跟跑”的韧劲,增强“突围”能力,集聚势能、跳起摸高,以“三抓三促”行动助力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资料图片)
推动项目建设“大提速”
3月以来,放眼礼县城乡,工厂中机器轰鸣不断,施工机械在项目工地上往来穿梭,一线工人抢工期、抓进度、忙生产,景礼高速、四中迁建、新型建材加工、全民健身中心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一批项目就构成一个新的增长极。礼县把推动项目提速落地作为衡量“三抓三促”行动成果的重要标准,不断加大项目论证、储备、争取、引进和建设力度。2023年确定实施500万元以上“三个清单”重点投资项目129项,总投资222.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58.6亿元。以秦汉文化产业示范带、西城工业集中区、西城新区“两区一带”和三国文化产业园、现代苹果产业园等“七大园区”为代表的重大项目顺利开工,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今年,礼县围绕如何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任务落实落地出实招、求实效,对投资项目实行清单化、台账化、节点化管理,严格实行“周分析、月调度、季观摩”机制,全力做好用地、用能、用工和资金等要素保障,打出一套漂亮的“组合拳”,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慢、要素保障难、责任落不实等制约瓶颈得到有效破解。
推动招商引资“大突破”
2月27日,甘肃特色优势产业招商推介会在福建厦门隆重举办。礼县以签约1.1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实现今年招商引资开门红。
连日来,礼县考察团分别赴北京、深圳、成都、厦门、龙岩等地,开展了多场次的招商引资洽谈活动,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礼县。
据该县招商引资局负责人介绍,自“三抓三促”行动开展以来,礼县已开展重大招商引资活动7次,成功签约4个项目,签约资金4.9亿元,协议资金15亿元,占全年任务的36.9%。
今年,礼县还推出45个吸引力强、可行性高的优质招商项目,总投资156.62亿元,并拿出定制化的投资机会清单、产业链招商图谱和招商引资政策清单,创新运用“以商招商”“以友招商”“委托招商”等方式,积极主动洽谈对接,想方设法引进了一批优质项目和企业。
在推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上,礼县建立了高位化调度、集成化作战、扁平化协调、一体化办理的工作模式,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制定个性化方案,分头推动、协同落实。
如今,礼县大黄产业园新建成的千亩育苗基地已初见成效,奥瑞特新型防水材料及混凝土外加剂建设项目即将投产,200兆瓦风力发电等工业项目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一个个项目的落地,打开了礼县招商引资工作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可以说,“三抓三促”行动为全县招商引资按下了“快进键”,招商引资为全县经济加速发展安上了“新引擎”。
推动营商环境“大优化”
一方热土能不能“热”,靠纷至沓来的客商;能不能一直“热”,要靠亲商安商的环境。
今年,礼县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行动,全方位提升“放管服”水平,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企业开办专区”,持续优化审批事项办理流程,提升办事效率,打造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将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限压缩到2.5天以内,企业登记注册实现当天办结。落实领导包联制度和“六必访”要求,建立服务企业的“快速通道”和解决问题的“绿色通道”,推行企业“白名单”制度,建立“一企一档”问题库,实施重点企业“一企一策”、重点行业“一行一案”,为企业发展做好“娘家人”,当好“店小二”。
连日来,礼县纪委监委靠前监督、主动监督,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优化营商环境”监督岗,现场督促各服务窗口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同时,广泛收集损害营商环境的问题线索,做到优先处置、跟踪处理、限期办结、及时反馈。
截至目前,已开展多轮次监督检查,39条涉及工作作风和营商环境方面的问题得到及时整改,有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